|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次“法考”现场直击:这六大变化、九大要点要清楚!

2018-09-23 09:30:54

消息来源:中国普法 评论
9月22日上午8时30分,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正式开考。

首次法考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变化之一:

司法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巡考
 

随着考试大幕如期拉开,47万余名考生“正式体验”了首次法考带来的新变化。而与广大考生一样,司法部也面临着一场“大考”。

 

  如何保障考试安全有序?

  如何保障机考顺利进行?

  如何为广大考生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保障?

  如何选拔出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法律职业人才……

  一道道考题摆在面前。

 

  为了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司法部做出一系列工作部署,9位部领导分赴北京、河北、海南、贵州、宁夏、天津等地的考场一线开展巡视,67名局、处级干部,组成33个巡考组赴全国各地确保首次法考安全顺利进行。

 

 

  正如司法部部长傅政华所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目的就是选拔合格法律职业人才。选拔什么样的人进入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事关全面依法治国大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司法系统的重大政治责任。考什么很重要,怎么考也很重要,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政治性,要公平公正。”
 

新变化之二:

首次在全国实行机考

 

\
 

▲图为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科技大学考点现场,考生们在用计算机进行答题。

 

  首次法考分为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两阶段,今年的客观题考试是首次在全国实行计算机化考试。只有通过客观题考试的考生,才可以参加今年10月20日第二阶段的主观题考试。目前,全国机考整体情况运行良好。

\

 

▲图为9月22日,参加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在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科技大学考场认真答题。

 

  在这里,小编要给各位考生爆个料哦!

 

  据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司长贾丽群介绍,考试方式发生这样变化,是为了让考试测量方式更加科学,更加符合选拔人才的规律。

 

  因此,重点来啦!主观题考试会更注重案例分析,考察考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判定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考试的你,有木有拿起小本本记好啦?
 

新变化之三:

首次机考电脑屏幕粘贴防窥膜 

 
\

▲图为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科技大学考点的机考电脑。

 

  从严治考是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公平公正是考试的“生命”。今年是全面实行机考的第一年,如何严肃考纪、防止作弊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对此,贾丽群表示,为了坚持从严治考,强化考试安全管理,所有考点的电脑屏幕全部粘贴防窥膜防止抄袭。同时,计算机考试中利用安全模式、打乱题序与选项等方式防范作弊。

 

  司法部采取了多种措施做足准备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让广大考生带着对法律的崇敬之心走进考场。只有这样,当他们走上法律职业岗位后,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守住法律底线。
 

新变化之四:

首次实现全国考场监控全覆盖
 

\



▲图为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视频巡考。

 

  在司法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在场人员可以清晰的看到全国各省(区、市)10748个考场的实时画面。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考场监控全覆盖。

 

  为了严肃考风考纪,各地司法行政部门还做了许多努力。北京市司法局局长苗林以北京考区为例介绍说:“北京所有考点均按照考场模式实施考务安全管理系统防止替考人员,每个考场监控全覆盖,确保考试全过程可留痕、可倒查。全市共开通26个监测站点,出动监测车和执法车,在打击预防无线电作弊方面予以全方位保障。”
 

新变化之五:

首次法考参考率同比上升2.54%


\

▲9月22日上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点,参加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正在经过人像对比和身份识别系统进入考场。

 

  首次全国实行计算机考试是今年法考的主要特点。2018年,全国考点总数为916个,全国考场总数为10748个。报名总人数60.4万余人,47万余人参加考试,首场考试参考率为77.89%。与2017年的国家司法考试“收官”之考相比,法考首场考试参考率上升了2.54%。

 

  对比两年首场考试参考率,贾丽群分析了首次法考参考率上升的三大原因:

 

  一是,今年是首次举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家对考试充满“新鲜感”,想进一步了解考试的具体变化;

 

  二是,今年法考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范围从原来的四类扩大到九类。在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和担任公证员的基础上,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将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纳入到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范围。所以,报名考生更多,参考的意识也更强;

 

  三是,全国大约有650所法学院校系,每年毕业的人数相对比较多,仅每年本科生就达20万人左右。这些学生如果要从事法律职业,也要通过考试来获取资格。
 

新变化之六:

升级保障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全国916个考点,除了考生们在紧张应考之外,还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保障考试的顺利进行默默地努力付出着。

 

  去年,视障考生参加考试曾提出是否可以提供语音服务的建议。对此,司法部高度重视,在原有服务保障考试的基础上,升级研发了语音考试功能。因此,今年参考的8名视障考生可以统一用语音的方式参加考试,大大提升了参考的便利。

 

  同时,为了帮助视障考生适应考场环境,在正式考试中正常发挥。前期,各地司法厅(局)还为他们进行了考试机终端调试,通过仿真测试,使语音的音量语速达到他们听觉上满意的程度。

 

  你说,这服务贴心不贴心!

\
 

▲图为9月22日,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科技大学考点的医疗保障车辆。

 

  全国各地司法行政工作者都“以服务考生为重点,以保障考试为核心”,紧紧围绕考生、考务和考场三要素做好贴身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渠道推送考试政策、交通天气、沉着应考。

\
 

图为9月22日,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科技大学考点的安全保卫人员。

 

  正如傅政华所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做好服务考生的各项工作,细致、周到,想考生之所想、急考生之所急。”

\
 

图为9月22日,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科技大学考点技术保障人员。

 

  为了给广大考生创造良好的参考环境,为国家选拔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他们一直在努力!

关于首次“法考” 这九大要点你不可不知!
 

▲首次举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首次全面推行计算机化考试;

  ▲首次司法部领导全体视察相关考区;

  ▲首次实现对全国各考区网上视频巡考全覆盖;

  ▲首次实现对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港澳考区巡考的全覆盖;

  ▲首次全面实现考务安全管理系统全覆盖;

 

  ▲首次全面使用视频监控手段和防窥技术全覆盖;
 

许多个首次,

注定让2018年的“法考”

 

显得不同寻常。
 

      ★要点一: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目的就是选拔合格法律职业人才。选拔什么样的人进入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事关全面依法治国大局。

 

  ★要点二:考什么很重要,怎么考也很重要。考试要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政治性,要公平公正。

 

  ★要点三: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是考生和考务人员的行为规范,也是不得触碰、逾越的底线、红线。

 

  ★要点四:广大考生是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参与者、实践者。

 

  ★要点五: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准高、社会责任感强的法治工作队伍,必须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从严治考、规范管理,帮助应试人员扣好法律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要点六:老百姓对执法司法人员的准入资格是有更高期待的。各地一定要把好法律职业的入口关,实现首考首战胜利。

 

  ★要点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严肃考风考纪,将考试作为考生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一堂生动实践课,维护公平公正的考试秩序,提高考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要点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司法部要做好服务考生的各项工作,细致、周到,想考生之所想、急考生之所急。

 

 

  ★要点九:祝愿广大考生取得优异成绩,德法兼修、德才兼备,为国家法治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

本文仅供法治推广,宣传及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有关法律案例,维权可以来电咨询。
联系电话:010-59462424   010-88933668
法治实施编辑部邮箱:zgfz88888@163.com
欢迎各位读者留言!
关注中国法治网,了解法治动态及有关法律知识。


[责任编辑:滕灵芝 李丹]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