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革命老区淮源镇

2018-05-01 19:01:02

消息来源:首创 评论
       本刊讯(记者齐克忘  张银武  梅纪龚   通讯员张彦)桐柏县淮源镇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壮丽璀璨,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7-1937年,淮源镇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斗争历史。1933年7月,中国豫鄂边工委成立后,淮源镇属豫鄂边工委的领导和活动范围。1934年8月时任豫鄂边省委书记张星江在太白顶的云台禅寺内主持召开豫鄂边各县代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精神,讨论决定建立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从此,淮源镇成为豫鄂边省委的革命根据地。会议旧址位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为现存革命遗址。这个革命的火种,为后来的桐柏军区(中原军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走访了革命老区淮源镇。淮源镇资源富集,民风淳朴、文化厚重,生态优良、植被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众多美誉集淮源于一身。 “中国盘古之乡”、“中国木瓜之乡”、“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河南省园林乡镇”、“河南省生态乡镇”、“南阳市四星级小城镇”、“南阳市美丽宜居小镇”等称号。
    据介绍,淮源镇位于桐柏县城西11公里,地处大别山桐柏山脉腹地。是国家正在实施的淮河生态长廊战略的重要区域,是河南省定位的桐柏山生态功能区核心区,是县总体规划的山水园林旅游乡镇。辖14个行政村,192个村民小组,6210户2.3万人,主要产业以林果、茶叶和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矿产品开采加工、花卉苗木产业,传统农业种植业以水稻为主。镇域面积1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8万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林地面积16.8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3.3万亩,森林覆盖率6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20000个。
    淮源镇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产众多。在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了以淮源文化、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体的四大文化,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点缀于全镇的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和丰富的民间文化。
    据了解,淮源镇系千里淮河发源地。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在古代并称为“四渎”,被尊为“华夏风水河”,古代帝王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均派遣王公大臣前来淮渎庙焚香叩拜,宣读祭文,祈求国泰民安。有史料记载和现存祭祀碑文的即达上百次之多。在千百年来的祭祀活动中,形成了庄重、肃穆、宏大的祭祀内容、形式和祭祀文化。淮渎庙为祭祀淮河神的场所,总占地面积52亩,各种建筑包括殿、亭、楼、廊、库、房等总共100多间及碑林、淮井等文物。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清代皇帝康熙亲书“灵渎安澜”真迹、雍正亲书“惠济河漕”真迹。乾隆皇帝亲笔撰写的《淮渎碑考》现位于其内。
 
\
(淮渎庙)

    据记载,承恩草堂为吴承恩当年进行文学创作的场所,吴承恩任新野知县期间多次前往桐柏游览山水,广泛搜集淮源镇大量的巫支祁神话传说,并以此创作出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鲁迅先生考证认为“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首次提出“孙悟空正类巫支祁”,因此可以说传说中的孙悟空就源自淮源镇。
 
\

(承恩草堂)

    典籍记载的很多盘古传说出自于此。这里有盘古出世、盘古开天、盘古创世、盘古生活、盘古造物、盘古作古等百余种神话传说,有活龙活现的盘古爷、盘古奶、盘古洞、盘古磨、盘古碾、盘古斧、盘古庙、盘古碑、红叶林、鸳鸯池等众多的神话遗址,有历史悠久的盘古庙会、拴娃娃、还大愿、结婚扛竹杆、挂太极图、狮子把门、农历三月三踏青、九月九盘古庙会等许多与盘古有关的民风民俗。
    访谈中了解到,桐柏山佛道并存,寺院众多,早在周朝就闻名于世,北宋把桐柏山列为仙人所居胜地----七十二福地之一。桐柏山一地多寺,仅太白顶周围就有20多座寺院,堪称中州一绝。座落在太白顶上的云台禅寺、位于桃花洞的普化寺、水帘寺、清泉寺、桂泉寺等成为淮源佛道文化的代表性古代寺庙建筑,其建筑和风格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对研究淮源镇的宗教具有深刻的意义。其中,水帘寺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宋元佑三年(106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均有重建,与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等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是中国临济宗的重要道场,也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原佛教圣地。现有大雄宝殿、毗庐殿、玉佛楼、天王殿、僧房楼、功德堂、禅林院、罗汉堂、华藏图书馆各类殿堂房舍180间,寺内多处寺匾寺名均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等名家亲笔题写。
    如今,淮源镇党委政府在桐柏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已实现“中国木瓜之乡”、“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河南省园林乡镇”、“河南省生态乡镇”。已建成两条山区田园景观旅游线。线内油路环山、山绕公路,苍松翠竹、宝塔鼓刹应接不暇,那万亩木瓜、千亩桃园让人体会到什么才是“富饶”二字。引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汉朝三杰”之一的张良,曾在太白顶隐居“辟谷”;西晋“闻鸡起舞”的祖逖,亦曾携眷迁居桐柏山;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下了“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的绝句,宋代诗人蔡襄留下了“东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明代“弘正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则热切表达了“他年淮源能相访,桐柏山中共结庐”的强烈愿望,唐伯虎为《桐柏山画卷》题的诗至今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

(陈庄村群众文化广场)

\

(焦裕禄式的村支书范远刚与河南信息中心主任齐克忘合影)

\

(陈庄村原生态溪流  )

\

( 陈庄村千亩荷塘)

\

(陈庄村一角)



\

(200年古树  枫杨      老湾村)

\

(重修的护村炮楼       老湾村)

\

  (老湾村村头即景)

\
 

(老湾村珍藏的夯土墙房)

\
  

(老湾村家风家训)

\
  

(老湾村收藏的农具和器皿)


                                                                               (摄影   光影中国网 张银武)
 
[责任编辑:法治实施]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