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两年救助流浪无着人员241起

2017-12-06 17:43:21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新闻记者 贾禧煜 王士龙 评论

两年救助流浪无着人员241起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获点赞

  作者周杰    贾舒淇

  热心救助走失老人与家人团聚

“感谢你们,帮助我们找到走失50多天的父亲,咸阳机场场区管理部的小伙子,我代表全家谢谢你们!”这是一位走失老人家属发自肺腑的感谢,旁边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竖起了大拇指,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这一幕就发生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场区管理部场区督察队办公室里。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8月27日,咸阳机场场区督察队的队员在例行场区巡视检查,巡查到T2航站楼到达层时,一名衣衫褴褛、举步蹒跚的老人引起了督查队队长闫斐的注意,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他上前询问了解情况,但老人语言表达不清楚,家庭住址、家属信息一概不知,只能模模糊糊说出自己的姓名,并告知场区督察队员们他已经几天没有吃饭,饥饿疲乏。督察队的小伙子们听到老人家几天没有吃饭,第一时间将老人接到督察队值班室,为老人家倒上热水,队长闫斐还自费为老人买了饭菜,大家都像照顾自己家人一般照顾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让老人在这短暂的“临时之家”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安抚好老人之后,就立即投入寻找老人家人的工作中,通过机场公安民航查询到老人年近七旬,其它信息查询无果。随后,队长闫斐发动队员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继续查找,并积极联系西安当地的公安朋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老人已走失50多天,家属已在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派出所报案。

他立即与东仪路派出所取得联系,得到家人联系方式并联系其家人。在等待家人接返的2个小时期间,督察队员专人陪伴老人,与老人聊天、谈心。家属到达机场后,场区督察队员们才了解到老人不慎走失后,家属多方寻找未果,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在电视上也发布了寻人信息,经历了50多天的煎熬、等待,在即将陷入绝望的时候,咸阳机场场区管理部找到父亲的消息令他们全家倍受感动,看到他们一家团圆、老人脸上露出久违的开心笑容,督察队员们也感受到无比的欣慰。从发现老人到家人接返,咸阳机场督察队员们用了仅仅4个小时。

  救下精神疾病旅客

2017年6月21日凌晨04:39分,空港的夜晚在轰轰隆隆的飞机起降声中显得格外忙碌,咸阳机场场区督察队队员刚刚回到宿舍,还没来得及放下一天的疲惫,又接到机场公安通知,称T2航站楼出发层门外有一名中年男子精神异常,扬言要轻生跳楼。

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发动巡查车辆赶赴现场,见到轻生男子后,队长薛海波小心翼翼的上前询问,当事男子精神恍惚、呼吸急促,声称有人“追杀”,鉴于该男子身体健康状况,督察队的队员们不假思索的将其先带回值班室安抚情绪,并为其提供热水,安排专人照顾,协调咸阳机场急救中心到场对其进行身体检查。在身体检查确认其身体状况良好之后才放下心来。随后,协助咸阳机场公安民警联系家属将男子接返照顾。

还有一次,凌晨3时左右,机场公安局场区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一名出租车司机报称,其驾驶出租车搭载一名三十岁左右女子到咸阳机场,行车途中发现该女子精神疑似异常,且到达目的地后拒绝付钱,随即报警。

值班民警立即通知场区督察队一同赶往现场,经询问,发现该女子逻辑不清、表述不明,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信息都说不出来,身上又无他有效证件和通讯设备证明其身份。场区督察队员通过与其长达2个小时的耐心交谈,终于得到的少量信息,立即告知机场公安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查询。

最终,确定该女子家庭住址的大概方位。凌晨6时许,场区督察队协同公安人员将其送回家中,此时正忐忑不安的家属看到走失一夜的女儿安然无恙的回到家中,对机场工作人员的善行义举一再表示感激。

救助流浪无着人员241起

近年来,西安咸阳机场在流浪无着人员的处置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真情服务理念,多措并举给予被救助人员关怀和爱护,想方设法联系家属、深夜陪护和护送、为救助人员自费购买食物、赠送衣物,在处置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处处体现咸阳机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人文关爱的情怀。

自2015年以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共救助流浪无着人员241起,收到锦旗11面、感谢信3封,较好履行了社会责任,体现人文关怀,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获得群众普遍点赞。

[责任编辑:法治实施]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