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限塑令”不应只是一道令

2010-08-22 03:20:59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高福生    发布时间: 2008-06-02 14:09:55



    随着6月1日“限塑令”实施日期的临近,环保购物袋作为塑料袋的替代品而广受关注。不少大型超市和企业纷纷举办环保购物袋设计比赛,邀请社会各界参与,设计者的大胆构思与环保理念融为一体。然而,与热闹的设计大赛相比,现实中的环保购物袋却喝彩者寥寥,消费者对其款式、质量、价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疑虑。(5月30日新华网)

    在笔者的印象中,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塑料袋便开始大规模进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由于是免费的,加之使用起来很方便,于是便迅即取代了人们常用的布袋子、菜篮子。更重要的是,塑料袋拎回家后,还可以用来装垃圾。然而,市民也没有想到,小小塑料袋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可挽救的破坏。因而,当有关部门将塑料袋的“恶行”公之于众之后,不少市民都吃惊不少,纷纷支持“限塑令”实施。

    不过,当“限塑令”真的走上实施前台,人们到超市购物要自掏腰包购买塑料袋之时,不少人还真是的点不适应,甚至感觉很不方便。尽管大家都明白,以前商场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其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将成本计入到了商品价格中,而今对塑料购物袋实行收费不过是将“隐性收费”变为“显性收费”罢了,那心中那个弯就是转不出来,或多或少存在“恋旧情结”。

    还有市民担心,限了塑料袋,垃圾怎么办?仔细一想,这也真是个问题。目前,我们的生活垃圾都是袋装化处理的,有关部门对这种方式也是大力提倡。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市民所使用的垃圾袋大多都是超市免费送的塑料袋,是“二次利用”。即便6月1日后,仍可能会有市民花钱购买塑料袋来盛装垃圾,不然家中那些废纸、烂菜叶、汤汤水水还真是不好处理。如果没有相应的办法来破解这一难题,“限塑令”的效果不由不让人捏一把汗。

    在我看来,“限塑”并非就是从6月1日开始任何塑料袋都不能使用了。根据国家规定,6月1日开始不能继续使用的只是那些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同时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那些按“国标”生产的塑料袋进入了“有偿使用”之列。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如果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将会受到严处重罚。让消费者自己付费――这一细节之变,有利于避免过度滥用塑料袋,减少塑料袋使用量,同时提高消费者的资源环境意识。

    不过,在现有国情下,要广大消费者真正改变使用塑料袋的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当务之急,环保部门要建立废塑料从回收、运输、贮存到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鼓励商家多生产既便宜又环保的可降解垃圾袋;工商部门也不能单纯为“限塑”而执法,而是要督促商家转变观念,引领导环保消费新源流。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要增强环保意识,要么积极配合超市卖场,为环保“买单”,要么重拎布袋、重提菜篮子,回归绿色生活。

    窃以为,6月1日实施的“限塑令”,是转变每个人思维方式的一个契机,它不应也不能只是一道简单的“禁令”,需要政府、商家、消费者联手设防,共同呵护,让市民从无节制的消费行为转向一种有利于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的简单生活。也许减少使用一个价格低廉的塑料袋,表面上看似没有太大的分量,但它的背后却是对人类物质欲望的收敛、对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敬畏。只有消费者从意识上改变,才能让“限塑令”名至实归,最终将“限塑时代”顺利推进到“禁塑时代”。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两名侥幸生还矿工的幸与不幸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